上市不到半年市值蒸发超六成 IFBH基石投资者浮亏解禁在即

财经 (1) 2025-11-26 11:50:08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木予

  递表两个月闪电通过聆讯,公开发售超额认购2682.35倍,上市首日盘中涨幅一度超过65%,IFBH没能逃过“上市即巅峰”的命运。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发稿日前收盘,IFBH每股报18.05港元,最新市值约48.13亿港元,较上市初期最高点蒸发近80亿港元,跌幅高达62.0%。

  而回首6月末,IFBH还是备受资本市场追捧的明星企业。公司于4月初递表,仅用了67天便通过聆讯,创下2025年食品饮料企业港股过会最快记录;全球发售的4166.68万股中,香港公开发售部分共有23.6万人参与打新,资金超额认购倍数达到惊人的2682.35倍,国际配售部分也获得22.9倍超额认购。IPO首日开盘,IFBH股价一路走高,收盘价较发行价上涨42.1%,接下来的两个交易日同样保持上扬趋势,最高触达48.8港元/股。

  不料,高歌猛进的好状态戛然而止,IFBH很快开始“跌跌不休”。纵观其上市以来的表现,除了9月被调入港股通时迎来了一波小幅上涨,公司股价几乎一直处于下行通道,短短2个月内跌去51.1%,期间日均换手率仅为0.6%。

  IFBH坠落“神坛”,投资者们如梦方醒。一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对中国内地市场和椰子水单品更加依赖,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增收不增利、经营性现金流锐减,盈利质量并不乐观。另一方面,11位基石投资者共持有约1.12亿股份,均将于12月29日解禁,届时若抛售或将对股价造成更大冲击。

  单一市场、品类集中风险更甚 贸易应收款项激增194.4%

  据中期报告显示,2025年1-6月,IFBH实现总营收9446.40万美元,同比增长31.5%;毛利率受泰铢兑美元升值影响,较2024年同期下降4.7%至33.7%;期内溢利录得1497.60万美元,同比减少4.8%。

  尽管公司强调,溢利减少是因为期内产生了一次性的上市相关专业费用。若剔除该部分影响,上半年经调整纯利为1890万美元,较2024年上半年(经同等调整后)增长13.9%。不过,与其2023-2024年经调整溢利超过100%的增速相比,该指标可谓“打骨折”。

  分地区来看,IFBH上半年在中国内地的销售收入约为8751.10万美元,占总营收比例为92.6%,比2023年占比提高1.2个百分点,比2024年占比提高0.2个百分点。但报告期内,中国内地收入同比仅增长29.8%,明显低于2023-2024年的增速82.3%,亦低于同期内地椰子水市场整体增速30%-40%。美国、加拿大、科威特等国家地区的销售增幅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新加坡收入同比减少6.1%,柬埔寨收入更是直接归零。

  就品类而言,IFBH的大单品椰子水的销售收入约为9150.60万美元,为总营收贡献96.9%,较2023年占比增长超3个百分点,较2024年占比增长约1.3个百分点。报告期内,椰子水收入同比增长33.3%,而2023-2024年增速为83.7%。其他椰子水相关饮料如椰子咖啡、气泡椰子水,收入与2024年上半年相比“腰斩”,占比从本就不高的1.9%降至0.7%。被寄予厚望的植物基零食业务则被叫停,收入同比减少100%。

  换言之, IFBH对单一市场、单一品类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但内地市场和椰子水品类的增速却显著放缓。

  据灼识咨询预测,2024-2029年全球椰子水饮料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1.1%,较2019-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减少3.6%,北美、欧洲、大中华地区增速都呈下降趋势。而和的研报显示,北美和欧洲市场的行业格局相对稳固,龙头Vita Coco份额绝对领先。中国市场格局愈发“碎片化”,传统饮料巨头(如椰树、统一、娃哈哈)、零售渠道自有品牌(如盒马、叮咚买菜)以及互联网新锐品牌(如轻上、每日椰)纷纷下场卷入“价格战”。

  随着竞争白热化,椰子水的终端零售价格已与成本倒挂。公开数据披露,2025年一季度每百毫升椰子水饮料的平均售价为1.46元,较2023年一季度累计跌幅达23.6%,比原料平均成本还要低27.0%。相较之下,IFBH的产品平均售价同期降幅约为9.6%。价格不占优势,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约为36.4%,同比骤降近20%。

  为了守住自己的“蛋糕”,IFBH不得不对经销商放低身段。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攀升至2074.00万美元,与2024年末相比激增194.4%,其中1个月以上的贸易应收款项翻了整整4倍,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12天延长至27天。宽松的信用政策虽然能扩大销售,但回款效率低下导致IFBH的经营性现金流恶化。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约为959.60万美元,同比锐减37.5%。

  基石投资者已浮亏35.1% 距离解禁仅剩一个月

  据IFBH最终发售价及配发结果显示,公司原计划以每股27.8港元的价格发行4166.68万股股份,香港公开发售部分约占10.0%,国际配售部分约占90.0%。11位基石投资者共获配1115.00万股,约占国际配售股份的29.7%,相当于行使超额配股权前总发售股份的26.8%。

  随后,由于市场反响热烈,超额认购触发了回补机制,IFBH对香港公开发售和国际配售的股份数量进行了重新分配,最终二者均调整为2083.34万股,各占全球发售股份总数的50%。在此调整之后,基石投资者所持股份占国际配售的比例上升至53.5%。

  IFBH的基石投资者阵容堪称豪华,包括瑞银集团、泰国玄龙资产管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红杉中国、南方基金、广发国际、中诚信托、工银理财、对冲基金Jain Global、量化交易机构Jane Street、以及大湾区共同家园。此外,作为公司上市的独家保荐人,其关联客户获配119.30万股新股,约占总发售股份的2.9%。其中,由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持股30%的道合承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投资2354.10万港元,约占发售股份总数2.0%。

  然而,即便有如此强大的基石投资者支持,仍未能阻止IFBH股价的不断下滑。10月3日,公司股价收报27.96港元,正式跌破发行价。自10月2日起至发稿日,IFBH累计跌幅已达到38.7%,基石投资者的账面浮亏也达35.1%。

  根据公告披露,11位基石投资者的禁售期将于2025年12月29日结束,这意味着距离大规模解禁仅剩一个月时间。若基石投资者在锁定期结束后选择抛售以实现收益,IFBH的股价可能面临进一步的下行压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