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吴晓波频道
“与其说这1万亿美元是特斯拉股东们对马斯克的挽留,不如说这是股东们赌马斯克这个屡屡创造奇迹的企业家,能带领特斯拉这个电动汽车制造商,在十年间一跃成为AI与的领军者。”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如果能每秒赚2.3万元人民币,你会干什么?
买下一个岛?发射一颗卫星?还是像马斯克一样,把未来玩成一场反复挑战“不可能之事”的游戏?
11月6日,特斯拉股东大会上,超过75%的股东投票通过了马斯克未来十年1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相当于每天2.74亿美元,每秒2.3万人民币。尽管扣除必要支出后,这份薪酬将降至8780亿美元,但这笔巨额财富仍可称得上前无古人,后也难有来者。
要知道,作为全球首富,马斯克最新的财富值刚突破5000亿美元,这份薪酬是,马斯克当前身家的2倍,相当于13个中国首富的总和。若拿国家或地区来看,这份薪酬相当于沙特阿拉伯的全年GDP(1.1万亿美元),亦是四分之一的日本GDP(4.11万亿美元),无论怎么类比,总之很高就对了。
一个超级幸运儿每天都中500万人民币的彩票,也要连续中3900年,才能赚够这笔天文数字。
然而,细看特斯拉给马斯克的这份薪酬计划书,就发现,这不只是一份天价邀约,更是一场野心勃勃的资本实验。
天价薪酬背后的资本野心
正如茨威格的那句名言:“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在外界看来,特斯拉给马斯克提供的这份薪酬,似乎过于荒诞,但对特斯拉的股东们而言,这是一次经过计算和衡量的决定——
只有在满足一连串极为严苛的条件后,马斯克才能真正拿到这1万亿美元,换句话说,这笔财富不是马斯克在任十年就能从天而降的工资,而是在他将特斯拉带上下一个巅峰后所给予的奖赏。
马斯克的薪酬奖励方案
根据规定,特斯拉董事会将授予马斯克最多4.237亿股基于业绩的限制性股票(约占特斯拉当前股份的12%),这批股票,将分成12次发放,每次约3531万股,每次发放对应一个市值目标+一个运营目标。
先来看市值目标:
当前,特斯拉的市值约为1.4万亿美元,按照薪酬方案,第一个市值目标为带领特斯拉市值上涨至2万亿美元,随后九个目标,每次各增加5000亿美元的市值,最后两个目标均为增加1万亿美元的市值,当所有目标达成时,特斯拉的市值将达到惊人的8.5万亿美元。
这也意味着,马斯克必须在十年内带领特斯拉的市值持续上涨,才能完整兑现全部股票。
近日,英伟达作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公司,刷新了全球资本的想象力,而8.5万亿美元,相当于1.7个如今的英伟达,要达到这个目标,特斯拉市值要在十年内上涨500%。
图源:《金融时报》
再来看运营目标,同样有十二个,最后三个相同,自2025年9月3日开始计算:
◎ 1.交付2000万辆特斯拉汽车。
◎ 2.FSD(全自动驾驶)活跃订阅用户达到1000万人。
◎ 3.交付100万台机器人。
◎ 4.100万辆无人驾驶出租车投入商业运营。
◎ 5—12.特斯拉调整后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分别达到500亿美元、800亿美元、1300亿美元、2100亿美元、3000亿美元、4000亿美元、4000亿美元、4000亿美元。
这十二个运营目标,马斯克可以按任意顺序完成,每达成一项市值目标+一项运营目标,马斯克就可以获得一批股票,不过,想要获得第11、12批股票,马斯克还需要制定CEO继任方案,并获得董事会的认可。
那么,放在十年的维度拆解来看,马斯克的KPI有多难达成?
且不谈市值目标仰赖于华尔街的投票与共识,单从具体的生产经营目标看,马斯克需要让特斯拉在未来十年,平均每年交付200万辆电动汽车、10万台机器人、投入10万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并获取100万FSD活跃订阅用户。
对照当下,去年,特斯拉仅交付了约179万辆新车,人形机器人Optimus仍停留在研发阶段,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更是尚未获得任何地区的网约车业务许可证。
特斯拉机器人正在派发糖果
借用董事会的话说,想要完整兑现这份价值1万亿美元的天价薪酬,马斯克必须在未来十年“彻底改变特斯拉乃至我们所知的社会”。
否则,根据规定,如果马斯克在十年后,未能完成市值目标或运营目标的任意一项,那么所有他尚未解锁的股票都将被没收。
因此,对特斯拉的股东们而言,一万亿美元薪酬的代价虽然高昂,但他们从中能收获的利益却同样可观——无论是带领特斯拉市值涨至8.5万亿美元,还是交付数量惊人的产品,都意味着十年后的特斯拉,将不仅是电动车、机器人和AI领域当之无愧的“巨无霸”企业,更是企业史上不可磨灭的里程碑。
汽车运输卡车正在运载特斯拉
不过,除了与马斯克做一次豪华对赌之外,这份薪酬计划同样也有其务实的部分——此前马斯克曾表示,如果这份薪酬方案没能通过,他将考虑离开公司。
薪酬方案投票通过后,马斯克伴着一群跳舞的机器人精神抖擞地走上舞台,面对欢呼雀跃的股东们,他兴奋地承诺:“我们即将开启的不仅仅是特斯拉未来的新篇章,更是一部新史诗,这部新史诗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幅提升特斯拉的汽车产量,并加速Optimus机器人的生产。”
天价薪酬的前世今生
事实上,这不是特斯拉第一次给马斯克提供天价薪酬。
早在2018年,特斯拉董事会就批准了一项马斯克未来十年高达560亿美元(即当时12%的特斯拉股票)的薪酬方案,同样分为12批发放,最终目标是带领特斯拉的市值从当时的约600亿美元飙升至6500亿美元,并完成8项盈利指标、8项营收指标。
这些目标,在当时几乎无人看好,然而,不到三年的时间,特斯拉市值就上涨了近1000%,2020年底,特斯拉不仅完成了6500亿美元的市值目标,8项盈利指标和7项营收指标也都已实现,只剩下一个营收目标还未完成。
按理说,此时的马斯克只需静待560亿美元入账,没想到却出现了反转,部分股东不满这份高薪计划,于2022年提起诉讼,起诉中称马斯克将大部分精力花在SpaceX等其他公司上,并和兄弟一起操纵董事会,才获得了那份560亿美元的薪酬方案。
随后,特斯拉注册地所在的特拉华州法院认定,尽管特斯拉在2018年设定的目标看似不可能实现,但给予马斯克560亿美元的薪酬方案还是太过高了,且存在特斯拉董事会与马斯克关系过密、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因此,薪酬协议不成立。
法院判决下来后,特斯拉全体股东再次对这份560亿美元的薪酬方案进行表决,并以72%的票数成功通过,但是,法院也没松口,在去年年底再次驳回了这份方案。
在旧薪酬方案被判违法后,马斯克不满地发文称,股东应该掌控公司投票,而不是法官。
由于马斯克迟迟难以获得这12%的股票,今年8月,出于“善意”,特斯拉临时向马斯克发放了一笔价值300亿美元的特斯拉股票作为补偿,令其对特斯拉的持股比例从13%上升到16%。当然,如果2018年的那份薪酬计划最终实现,这笔支出将被收回。
完成“不可能之事”
实际上,对马斯克本人而言,再拥有特斯拉“12%的股权”,远比“1万亿美元”来得重要,就像他上个月在电话会议上所说:“我又不是要把钱花掉,我只是需要足够的股权来确保我强大的影响力。”
而对特斯拉而言,马斯克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尽管公司早已上市15年,马斯克也不是个专一的创始人,期间陆续创办了SpaceX、xAI等新公司,但他仍是特斯拉的灵魂人物。
这在过去一年已有例证。年初,马斯克四处奔走支持特朗普竞选,随后又上任美国政府效率部部长,还多次表达对极右翼的支持,特斯拉受此拖累,在欧洲等地遭到大规模抵制。
今年上半年,特斯拉交付量和净利润分别下滑13%和30%,更雪上加霜的是,美国政府削减了对电动汽车的补助,这意味着,特斯拉可能面临数十亿美元的收入损失。
这构成了马斯克与特斯拉之间的微妙拉扯,正如《经济学人》所点评的那样:当特斯拉表现越差,马斯克反而越显得不可或缺。换言之,这份高达1万亿美元的薪酬,更像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激励机制。
《经济学人》还进一步点评称,这场马斯克和唯唯诺诺的董事会发起的运动,其实赢的毫无悬念,毕竟,特斯拉约35%的股份由散户投资者持有,他们大多视马斯克为科技救世主,而马斯克本人也持有约15%的股份。
不过,剩下25%的股东们也不该被忽略——一些机构投资者,包括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反对了这项薪酬方案,其他持有大量股份的大型投资公司很可能也投了反对票。
无论如何,如今,这个28岁就赚到2200万美元、让火箭回收变成现实、让特斯拉市值在三年内飙涨近1000%的神奇企业家,即将带着对特斯拉更强的控制权,开启全新的征程——这是马斯克对“不可能之事”的又一次挑战,也是特斯拉的股东们花费1万亿美元押注的奇迹。
正如特斯拉董事长Robyn Denholm所言:如此巨额的激励方案,是唯一能够激励马斯克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完成“不可能之事”的方法。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一篇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