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UG》栏目 闫妍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帖,吐槽肯德基的冰豆浆定价比热豆浆高出一元,这一看似微小的差价迅速引爆舆论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许多消费者纷纷表达不解。有人调侃“难道加了几块冰就得多收一块钱?”;也有人严肃质疑:“这算不算变相乱收费?”
9月6日,北京某肯德基门店工作人员向《BUG》栏目表示,“这个差价一直是存在的,公司定价就是冰豆浆比热豆浆要贵。”此前,有肯德基门店工作人员表示,二者的杯型和容量是不一样的,大概会差1/4左右。对此,上述北京某肯德基门店工作人员表示,“容量上有不一样,但没具体去算过差了多少。”
针对此事,《BUG》栏目问询了肯德基官方,截至发稿,肯德基尚未对此作出回应。
冰的比热的贵?质疑“同品不同价”
选择冰饮要比热饮多支付1元?许多消费者对此定价表示不解。有网友调侃道:“难道加了几块冰就得多收一块钱?现在冰块也这么值钱了?”更有人则严肃质疑,“这是否属于变相乱收费。”有网友还帮肯德基算了一笔账,“一杯豆浆成本才多少?加几块冰就多收1块,这利润也太离谱了。”
更令人意外的是,据媒体报道,肯德基部分门店已因此下架冰豆浆产品,据该公司内部工作人员透露,下架原因并非成本或销量的问题,而是持续激增的客诉让门店不堪重负,导致客诉处理成本大幅上升,最终不得不向公司申请停售冰豆浆。
肯德基为何会出现“同品不同价”的现象?这一块钱的价差,究竟是不是“冰的价值”?
9月6日,北京某肯德基门店工作人员向《BUG》栏目表示,“这个差价一直是存在的,公司定价就是冰豆浆比热豆浆要贵,另外就是容量上有不一样。”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BUG》栏目表示,“冰豆浆比热豆浆容量多出约1/4,存在这样的容量差距的话,因此多收1元钱,我觉得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从成本角度分析,冰饮需持续低温储存,能耗远高于加热成本;此外,制冰过程占用设备资源更久,操作复杂度也更高,综合来看,定价多加一块钱比较正常。”
对此事件,《BUG》栏目问询了肯德基官方,截至发稿肯德基尚未对此作出回应。
2万客诉“压顶”,吃出“毛发”却投诉无门
在社交媒体上,肯德基的投诉一直居高不下,产品质量、服务态度、售后服务等都是重灾区,频频陷入品控问题。
在黑猫投诉 上,不少消费者反映,餐品中出现异物、食材不新鲜、外送错单或漏单等问题频发;部分门店服务响应迟缓、沟通态度冷淡,也引发诸多不满;而在售后环节,投诉处理效率低、退款流程繁琐、优惠券使用争议等,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的负面体验。
在小红书上,有消费者表示,早上点了肯德基外卖早餐,猪柳帕尼里面有毛发,联系客服后却被告知不能退款,只能重新送一份吃的。“早餐已结束,再送一份也吃不下,就是不能退款?”
此外,该消费者还提到,“门店表示会联系上级部门解决此事,但没有任何工作人员再来联系我。”“从此不会再买任何内地肯德基的东西。”
在黑猫投诉上,肯德基相关词条下有20207条消费者投诉。这些投诉主要涉及食品质量(食品不新鲜、变质、有异物)、服务态度、订单错误、售后处理等,显示出其在部分环节的服务质量与消费者预期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试水炸鸡外卖,难掩品牌增长焦虑?
品控频亮红灯,却没有影响肯德基门店的疾驰扩张。
肯德基是其母公司百胜中国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营收占比约七成。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百胜中国销售额同比增长3%,总收入同比增长2%至58亿美元。其中,肯德基销售额同比增长4%,总收入同比增长2.3%至43.42亿美元,同店销售额持平。
也就是说,肯德基的销售额增长主要来自门店扩张而非内生增长。
为了寻找增长机会,肯德基门店正在加速扩张。截至上半年末,肯德基门店数达到12238家,二季度净新增295家门店。2025年上半年,肯德基加盟店净新增511家至1702家,同比增长43%,而上年同期增速为25%;加盟门店在净新增门店中占比约39%,高于上年同期的17.6%。
百胜中国指出,2025年预计肯德基净新增门店中加盟店的占比将达到40–50%,未来几年计划在既定目标范围内适当提高净新增门店中的加盟占比。
此外,有网友发现,肯德基正悄然布局细分炸鸡市场。
近日,上海街头悄然出现两家名为“炸鸡兄弟”的新店,并且门头上还有着一行醒目的字样——肯德基旗下炸鸡专门店。对此,肯德基客服人员向《BUG》栏目表示,两家门店均为肯德基旗下的直营店。
这也意味着,肯德基继推出肯悦咖啡、肯律轻食和爷爷自在茶之后,又推出了新的子品牌。不过,对于肯德基开设炸鸡专门店,外界评价却呈现两极分化。
有消费者认为:“进入下沉市场是必然的,说明肯德基为了生存愿意紧跟变化。”也有消费者表示:“以前的肯德基新品研发断崖领先,蛋挞、鸡米花、鸡肉卷、骨肉相连都是开天辟地的存在,现在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抄。”“肯德基做炸鸡又做轻食,真的是所有人的钱他都要赚。”
对此,龙策餐饮智库战略顾问田广利表示,肯德基目前主要依靠品牌积淀、供应链基础和优质门店位置维持发展,但顾客价值与核心竞争力正逐渐减弱,以当前有限的创新能力,要打造新增长曲线仍需付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