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信托逆势增超9%备战预登记新规,标品信托遭股市分流遇冷

财经 (14) 2025-08-27 23:23:24

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华夏时报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

A股市场的火热行情与信托预登记新规的临近,正影响着资管信托市场的产品格局。

近期,随着单一非标资产模式退场在即,非标信托成立市场行情抓紧“抢跑”,成立规模有所增长。统计数据显示,8月18日-8月24日在资产管理信托整体成立规模微降1.45%的背景下,非标信托产品却以成立规模环比增长9.25%的逆势表现成为市场焦点,而标品信托则因资金被股市分流遭遇成立端回调,行业呈现“非标暖、标品冷”的差异化态势。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信托预登记新规将彻底改变非标信托的传统运作模式,提升信托公司投研能力。而A股市场的波动也将继续影响标品信托的资金流向和产品布局,未来随着市场环境和监管政策的变化,信托市场产品格局可能会进一步调整。

非标产品“冲刺”备案

自随着9月1日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信登)实施新的信托预登记审查标准进入倒计时阶段以来,信托公司正加快非标产品发行节奏以应对政策变化。

据用益信托研究院数据显示,在8月18日-8月24日一周,非标信托产品成立163款,环比增长7.95%;已披露成立规模达53.40亿元,环比增长9.25%。

“基础产业类与金融类非标信托产品表现尤为突出,成立规模均迎来大幅增长。”用益信托研究院在研报中表示。

具体而言,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环比增长21.59%;金融类非标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环比增长47.73%;工商企业类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环比减少73.48%。

在区域分布上,基础产业类非标信托呈现明显的地域集中特征。从投向地区来看,江苏省以39款居首,陕西省(23 款)、浙江省(22 款)紧随其后,金谷信托、中粮信托、陕西国投等机构在上述区域展业尤为积极。金融类非标信托则主要聚焦广东省,8款披露投向地区的产品中4款落地该省,中粮信托为主要参与方。

“部分地区非标信托规模的增长,是监管大限前的短期抢跑,并不代表这些区域融资需求突然升温,更不意味着传统单一非标模式的‘回光返照’。”中企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随着9月1日新规落地,信托行业将正式告别“一个项目一个信托”的时代,进入组合投资、净值化管理的新阶段。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分析师刘欣怡认为,受9月1日起中信登不再接受单一融资方信托登记的新规影响,多家信托公司或提前调整产品发行策略,加大对存量非标信托产品的投放力度,募集资金随之扩大,因此信托公司需积极应对即将实施的登记政策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从预期收益率来看,非标类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21%,环比减少0.08个百分点;基础产业类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31%,环比减少0.05个百分点。

“监管层对高息非标债务的整改力度加大,城投公司融资成本下降,直接带动了信托产品收益的下调。”华北某信托公司业务部总经理罗浩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分析指出,随着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方案”的施行,地方城投公司的短期违约风险下降,如压降非标等高成本融资规模、进行非标置换等,对新增的非标融资在规模和融资成本上限制较多。城投公司融资成本降低,使得信托产品收益也随之下降。

标品信托市场遇冷回调

与非标产品的逆势增长不同,标品信托市场则遭遇短暂的“寒流”困境。

尽管在上周标品信托发行数量达 172 款,环比增长 14.67%,其中固收类产品占比 64.53%,但成立端却受A股市场“虹吸效应”冲击明显,成立数量与规模双双下滑。

究其原因,近期A股市场延续火热行情,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成交额曾连续8日破2万亿元,投资者风险偏好显著提升。在此背景下,资金更倾向于直接参与股市或认购权益类基金,同时伴随着债券收益率波动加剧,短期内固收类标品信托资金募集遇冷。

从业务分类看,配置类业务占比达74.26%,固收类业务占比23.39%,反映出标品信托在股市火热期对权益类资产的倾斜。

从产品类型看,标品业务中固收类产品成立169款,环比减少13.33%;权益类产品成立10款,环比增长4.00倍;而混合类产品成立21款。

“标品信托产品结构的变化本质是‘市场行情+投资者偏好’的双重映射。”罗浩坦言,只有精准匹配市场情绪与投资者需求的信托公司,才能在标品业务中占据主动。

从投资策略看,债券策略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减少8.98%;组合基金策略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减少16.67%。从业绩比较基准来看,固收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80%,环比减少0.09个百分点。

“债市波动加大和股市赚钱效应的对比,使得固收类标品信托的吸引力下降,短期内这种趋势可能还会持续。”业内观察人士张婷表示,但信托公司对权益类、混合类标品产品的布局力度正在加大,未来随着市场结构的调整,标品信托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用益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帅国让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随着资本市场行情向好,后期信托公司有望加大权益类信托产品力度。

对于当前市场标品和非标产品分化走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政策调整与市场行情共振下的阶段性现象。

罗浩预计,后续随着预登记新规落地与股市热度变化,信托市场格局将进一步重塑。信托公司需在“非标合规”与“标品突破”间寻找平衡,“只有双轮驱动,才能在政策与市场的变化中保持竞争力。”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张志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