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新民周刊)
在新产品的推出速率以及与外部技术合作等方面正持续发力,但在产品口碑、库存管理及盈利能力等方面仍存在改善空间。此次极狐车型电池争议可能对品牌形象造成一定影响,也为即将上市的新车带来潜在压力。
近日,在黑猫投诉 平台上,某ARCFOX极狐车主表示,7月底在河南郑州的一家4S店购买了一辆极狐阿尔法T6新能源汽车,铭牌显示该汽车生产日期为2025年3月,但动力电池包生产日期却是为2022年9月。销售时工作人员未尽告知义务,车辆续航表现与官方宣称存在较大差距,要求赔偿、换货、修改宣传内容。
本月初河南也有相似报道,一位车主张先生向记者反映,其今年购进的极狐品牌新车,使用的是库存3年的电池,对续航性能有明显影响,同时他也担心电池寿命问题。对此,4S店和厂家回应称,电池有质保,所以消费者不用担心,但对于张先生提出的更换电池的诉求,当时未给出正面答复。
降价促销与库存压力并存
极狐是北京蓝谷极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733.SH,以下简称“北汽蓝谷”)旗下品牌。根据车型标识及官方宣传信息,报道中的车型可能为极狐阿尔法T62025款688MAX。该车型上市时指导价为19.58万元,目前在官网显示的优惠价格为16.08万元,而张先生口述的购车价格约为15万元,一定程度反映出当前市场竞争带来的定价压力。
有专业人士分析称,车辆续航偏差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实际使用工况、电池日历老化、电池管理系统(BMS)估算误差、电池健康状态及使用环境等。然而,“将生产时间较早的电池装配于当年出厂的新车”这一现象,也暴露出企业在供应链管理和产品信息披露环节中的隐患。
财报数据显示,北汽蓝谷近4年的半年报里,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依次为11.56亿元、24.09亿元、24.08亿元和21.13亿元,对应各期的存货周转率也曾低至1.97,又高至5.28,相差悬殊,说明公司的库存管理存在较显著的波动。
连续多年亏损,产品销量承压
北汽蓝谷近年来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却未能改变连续亏损的状态。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64.8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45.1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81%,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95.17亿元,更是同比大幅增长154.38%。但归母净利润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为负,分别录得-64.82亿元、-52.44亿元、-54.65亿元、-54.00亿元和-69.48亿元,2025上半年仍亏损23.08亿元,盈利能力尚未得到实质性改善。
产品销量方面,极狐品牌整体表现仍显乏力。汽车数据显示,2024年极狐全年累计销量为81,017辆,占中国在售品牌份额仅0.36%,在所有品牌中排名第46位。极狐阿尔法S5成为销量主力,2025年5月达到峰值5,414辆,但7月回落至2,780辆;阿尔法T系列销量持续低迷,2025年2月仅售出1辆,7月也仅为125辆,市场接受度亟待提高。
北汽蓝谷与外部技术联合打造的品牌享界,市场表现亦未达预期。享界S9自2024年8月上市以来,10–12月销量分别为758辆、1,058辆和1,192辆。2025年2月销量降至622辆,环比下滑41.21%;6月虽回升至4,215辆,但7月又回落至1,942辆。与同为“界字辈”的问界相比,享界品牌影响力逊色不少。
新品预售开启,“双星时刻”考验产品竞争力
近期,北汽蓝谷即将迎来两款重磅新车上市——享界S9T与极狐T1。
享界S9T已于8月18日启动预售,预售价32.8万元起。定位中大型旅行车,竞品包括腾势Z9GT和蔚来ET5T。据享界系列智选车产品总监小磊哥微博透露,该车型预售1小时小订突破1万台,24小时小订突破2万辆,显示出该系列的市场关注度有所提升,不过从小订到成交还有一定距离,具体销售数据还有待进一步披露。
另外,极狐T1计划于8月22日开启预售,新车定位A0级纯电动车型,可能与吉利星愿、海豚等车型展开竞争。极狐T1在车内前后排乘坐空间具有一定优势,但其品牌认知度和定价策略面临挑战。若无法在市场影响力方面迅速建立竞争优势,其销售前景也或将受制约。
总体来看,北汽蓝谷在新产品的推出速率以及与外部技术合作等方面正持续发力,但在产品口碑、库存管理及盈利能力等方面仍存在改善空间。此次极狐车型电池争议可能对品牌形象造成一定影响,也为即将上市的新车带来潜在压力。享界S9T与极狐T1的市场表现,将成为检验北汽蓝谷产品实力与品牌韧性的关键节点,其能否借此实现真正突破,尚需市场检验。
作者 | 魏思
编辑 | 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