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最大锂矿停产背后:宁德时代在宜春的碳酸锂完全成本在10万元/吨左右 行业或迎来价值重估

财经 (6) 2025-08-17 20:03:18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一只南美洲的蝴蝶扇动翅膀,可能引发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是对“蝴蝶效应”的形象比喻。而位于中国江西省西北部宜春的一处锂云母矿的停产,直接引发了锂价以及上市锂企股价大幅上涨。

  2025年8月10日零时,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圳口里—奉新县枧下窝矿区陶瓷土(含锂)矿(简称“枧下窝矿区”)灯火熄灭。全球最大动力电池厂商旗下这座年产万吨级碳酸锂当量(LCE)的锂云母矿,正式停产。

  枧下窝矿区是宜春地区目前产能最大的锂云母矿,年产能折合约全球锂供应的3%,其运营状态一直备受市场关注。8月9日,枧下窝矿区采矿许可证到期。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宁德时代已在内部通报,枧下窝矿区锂矿将至少停产三个月。

  宜春高铁站站前广场的雕塑

  —“锂”。图/

  真锂研究创始人墨柯是锂电行业资深研究者,他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枧下窝矿区停产引发的锂价和锂企股价的波动,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释放,“对于供需的基本面没有太大影响”。但宜春这座矢志成为“亚洲锂都”的城市,则因此进入公共视野。

  停产背后

  根据枧下窝矿区采矿证信息,原矿生产规模可达4500万吨/年,是宜春地区规划产能最大的涉锂矿山。其中,一期项目1000万吨/年选矿产能已于2023年建成投产,占宜春锂云母矿总产能超四成。

  “锂云母矿提锂成本较高,整体经济效益较差,在当前锂价的基础之上,本身已经赚不到钱了,停产是早晚的事。”墨柯说。他还提到,锂云母矿冶炼锂盐,每生产一吨碳酸锂,大概有50吨的废渣,“这么大的废渣量,处理成本是很高的”。

  去年9月,宁德时代旗下枧下窝矿区曾因碳酸锂价格过低而停产。直到今年2月,该矿才重新复工。

  当地一家锂云母加工企业负责人向媒体表示:“宁德时代在宜春的碳酸锂完全成本,估计在10万元/吨左右。所以,去年碳酸锂价格跌到7万元的时候,他们锂盐冶炼厂一度‘被迫’停产。”

  此番枧下窝矿区的停产,则被市场视为行业“反内卷”的重要信号之一。

  今年7月1日,新矿产资源法实施,将锂列为独立矿种。7月7日,宜春市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编制储量核实报告的通知》,提到8宗锂资源矿权存在出让、变更、延续登记等越权情况,要求于9月30日前完成矿种变更储量核实报告。通知显示,枧下窝矿区是8宗锂资源矿之一。

  8月7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段德炳,在该协会锂业分会于宜春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表示:“充分认识‘内卷式’竞争的危害,响应中央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部署。”随后,业内很快出现宁德时代前述锂矿,因矿证到期即将停产的消息。

  墨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些锂矿原来是以“陶瓷土”的名义来申请的,实际开采的却是锂云母,现在都面临矿种变更的问题。“陶瓷土矿和锂矿涉及的税率不同,今后再生产就需要按照锂矿来收税了。”他说。

  安泰科镍钴锂资深分析师范润泽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些矿现在要变更矿种为锂矿的话,需要自然资源部来批复,“估计最短可能也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

  范润泽说,其他7个矿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只是采矿证还没有到期,当地政府要求它们9月底前以锂矿的形式完成储量核实报告,“到时候这些矿大概率也会停产,因为之前的手续是不规范的”。

  中国新闻周刊通过宜春市自然资源局官网公布的联系电话,求证这8宗锂资源矿权矿种变更的情况,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需要联系矿权科。记者随后多次拨打这位工作人员提供的该局矿权科的电话,但一直无法接通。

  墨柯对宁德时代宜春锂矿采矿权续期较为乐观,“小一点的项目有可能就关停了”。在他看来,这是对锂矿供给侧适当地收缩,对应的是国家当前“反内卷”的大背景。“要‘反内卷’,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减少整体供给。”墨柯说,“供大于求,都去抢现有的市场蛋糕,能不‘卷’吗?”

  值得一提的是,8月12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向锂产业链相关企业发出倡议,呼吁以实际行动抵制“内卷式”恶性竞争,共同营造公平公正、平稳有序的市场环境。花旗集团分析师指出,枧下窝锂矿停运,相信是“反内卷”举措之一,“应该有助于中国为其长期战略资源重新定价”。

  至于前述锂矿停产会否对整体的供需格局产生影响,墨柯认为“没有太大影响”。他分析说,纯粹从市场供需来讲,前述锂矿的停产对整体的供需格局影响不大,“整个市场在年初的时候,基本上就已经对现在这个情况有了预判”。

  则认为,宁德锂矿停产对后续类似问题具有代表性意义,碳酸锂供给收缩预期加剧,行业或迎来价值重估。

  范润泽说,从全球来讲,锂资源非常丰富。“我们测算了一下,海外短期能够增产和复产的产能,可以达到10万吨碳酸锂当量的级别,基本上能够弥补枧下窝矿区停掉的产能。”他说。至于未来锂价会否还会持续上扬,范润泽认为,还需要看另外7个矿后续会否停产。

  宜春城市风景。图

  /视觉中国

  “亚洲锂都”的挑战

  宁德时代宜春枧下窝矿区的停产,引发锂价和上市锂企股价的波动,也让外界关注宜春在锂电行业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

  位于江西省西北部的宜春,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锂资源得天独厚。2021年,据自然资源部门统计,宜春全市约有氧化锂储量900多万吨,相当于2000多万吨碳酸锂,约可以生产3万Gwh电池,可以装备6亿辆电动汽车。

  在丰沛的锂资源加持下,早在2008年,宜春就提出打造“亚洲锂都”的口号,并积极布局产业链。过去几年间,宁德时代、等电池巨头,先后在宜春布局产业基地,锂电新能源产业也成为当地的首位产业。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宜春也获得了锂资源带来的发展红利。锂价最疯狂的2022年,宜春GDP增速5.3%,在江西全省排名第一,而江西的增速(4.7%)也位居全国第一。要知道,这一年全国的GDP平均增速为3%。

  宜春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宜春GDP达到3711.0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463.7亿元。而刚刚开始布局锂产业链的2008年,宜春GDP为61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19.8亿元。

  然而,作为一座“因锂而兴”的城市,宜春近年来也面临“成长中的烦恼”。

  宜春锂资源主要来自锂云母矿——虽然储量巨大,但品位极低,提炼难度大,提炼过程不仅成本高昂、能耗惊人,还可能会产生污染废弃物。有行业人士测算,以目前的云母提锂方法来看,150—200吨原矿可以产出1吨碳酸锂,宜春2025年碳酸锂计划产量为50万吨,照此计算将产生千万吨级别的废料。

  早在2021年底发布的《宜春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就提出,宜春对传统产业和粗放发展存在路径依赖,对生态环保的重视程度减弱、保护意愿下降、行动要求放松、投入力度减小的风险有所增加。

  2022年11月,江西省锦江流域发生铊污染事件,政府叫停多家锂业公司生产。12月6日,宜春市政府发布通告,两家企业涉嫌以逃避监管方式排放含铊污染物被调查。

  2023年2月,“宜春发布”发文表示,将依法严厉打击在全市范围内非法偷采盗采、私挖滥采、无证开采等行为。据媒体报道,中央工作组分批次密集赴江西宜春调研、督导当地锂矿开采。同年,宜春市生态环境局对多家涉嫌违规倾倒污染物的企业进行了罚款。

  范润泽曾多次前往宜春调研,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锂渣含有有毒的重金属,处理成本非常高,目前当地采取的方式是建设锂渣堆场指定集中堆放,但量太大了。在他看来,这一问题是需要解决的。“比如,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后能不能通过对锂渣的再次利用,把重金属污染的问题解决掉。”他说。

  此外,供求关系的悄然逆转,对于“亚洲锂都”的影响同样显著。锂矿资源有几种常见的存在形态:锂盐湖、锂辉石和锂云母。这三种形态的开采成本依次递增。宜春的锂矿属于成本最贵的形态,在行业下行期,云母矿产业链上的企业首当其冲。

  “当前,锂电新能源产业供需矛盾突出、国际订单减少,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成本倒挂,对宜春的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冲击。”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宜春市委书记严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

  宜春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加快推动锂电新能源产业全链条、集群式、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国家级新能源产业重要集聚区。近几年,宜春一直按照“上游控、中游拓、下游争”总体思路,探索锂电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在墨柯看来,实现破局的关键就是要把产业链做起来。“宜春其实也想了不少解决办法,比如投资整车厂。”他举例说,“宜春国资此前投资了合众汽车(哪吒汽车母公司),希望对产业链下游有一定的掌控,但市场形势发生变化,可能还得另外再想办法。”

  在宜春高铁站前,矗立着一座红色火炬雕塑——“锂能之光”,也被当地人称为“‘锂’想之光”——这座曾凭借城市宣传语“一座叫春的城市”,一夜成名的赣西北城市,如今,已经叫响“亚洲锂都”的名头,但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在“反内卷”的大背景下实现新的发展,是其需要直面的课题和现实挑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