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三年亏损超20亿元的,又面临立案调查。近日,如意集团公告称,因涉嫌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公司表示“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受调查消息影响,如意集团遭投资者“用脚”投票,三天股价跌超12%,10月17日收盘报5.06元,创下5个月新低,总市值13.2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如意集团第一次被立案,今年4月,该公司及实控人等9名相关责任人员也收到相应的监管措施。
■新快报记者 涂波
信披问题频发,多次违法违规
虽然如意集团未披露涉嫌违法违规的具体事项,但就在8月,该公司曾发布“关于山东证监局对公司出具警示函的整改报告”,其中即涉及信息披露不准确事项。事件还要追溯到今年1月,如意集团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曾预计净利润为盈利620万元至910万元,但随后在4月公司修正业绩变为大额亏损最高达5.95亿元。一方面是公允价值变动影响约3.60亿元,另一方面是调减营业外收入1.04亿元。而8月监管部门针对的问题就是这1亿余元营业外收入不符合确认条件而导致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2024年业绩变脸,以及关联交易未履行审议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
事实上,近些年如意集团状况不断。2023年8月底,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及实控人邱亚夫被中国证监会立案。2024年1月,因多项关联交易未披露或未及时披露等,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该公司和时任董事长、总经理、总会计师等共12名相关责任人均被处罚,合计罚款金额达1205万元,并有3人分别被采取3年、5年以及10年市场禁入措施。
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如意集团及公司相关责任人又因多项违规行为,被证监局采取行政监管措施。2024年6月,因2023年度首次预告业绩与经审计业绩差异较大,存在信息披露不准确的问题,监管部门对公司及相关高管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2025年4月,山东证监局对如意集团采取责令改正、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同时对实控人邱亚夫等9名相关责任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业绩连续滑坡,三年亏超20亿元
信息披露问题频发,似乎与业绩不无牵连。过去数年,如意集团经营经营状况不容乐观。营业收入方面,2022年至2024年分别实现5.92亿元、3.84亿元、4.49亿元;净利润为-8.31亿元、-6.25亿元、-5.77亿元,三年亏损超21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仍未改善,实现营收1.54亿元,同比下滑32.25%;净利润亏9572.6万元,同比降105%。
对于公司的经营,在互动平台有投资者提问:“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公司对此有何应对措施?未来如何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公司如何评估当前的财务健康状况?未来在提升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管理方面有哪些计划?”如意集团表示,公司一方面开发差异化、高附加值新品,降本增效,一方面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及时催收账款,还有降低存货积压,提高存货周转率等。
有专家表示,对于“累犯”的上市公司,应通过“罚款+禁入+刑事+民事赔偿+市场限制+信用惩戒”的组合拳,提升违规成本,保护投资者并净化市场环境。
目前,有平台股民维权征集已在进行中,平台律师表示如意集团的维权征集区间暂定为:在2024年8月30日至2025年4月16日收盘前买入股票,并在2025年4月16日收盘时仍持有的投资者可报名维权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