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
香港正积极促进企业赴港上市,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李慧琼周三(7月16日)提出质询,关注证监会及港交所检讨上市制度的进展。
署理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浩濂响应表示,‘港交所与证监会正持续检视上市机制,在平衡风险与投资者保障的前提下,积极吸引优质企业来港上市。’
李慧琼质询会否调整同股不同权及创新产业上市门槛
李慧琼提出三个问题,包括‘会否推动调整同股不同权公司及创新产业企业的上市门槛’、‘会否优化上市公司的公众持股量及市值规定’,以及‘如何提升上市审批效率’。
陈浩濂回答,港交所已放宽大中华发行人在香港第二上市的市值要求,并删除创新产业公司的条件,同时给予合资格的不同投票权架构企业更大灵活性。
此外,港交所及证监会在2024年9月下调特专科技公司的上市市值门槛,并于今年5月开通科技专线,为生物科技等企业提供上市前指引,相关措施亦适用于海外科技企业。
关于优化公众持股量及市值规定,陈浩濂表示,港交所正研究按发行人市值分层设定最低公众持股量,并已就相关建议展开咨询,未来将根据意见进一步调整。
陈浩濂:提升审批效率,加强海外企业支持
在提升上市审批效率方面,陈浩濂指出,证监会及港交所已优化审批流程,提高透明度,确保审批时间更具确定性。港交所亦简化海外发行人上市规定,引入统一的股东保障标准,并为不同司法管辖区的企业提供上市指引。
此外,港交所持续扩大认可海外交易所名单,继2023年及2024年纳入沙特、印度尼西亚、阿布扎比及杜拜交易所后,今年3月再新增泰国交易所,使认可交易所增至20间,便利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
林健锋批上市程序复杂:公开资料都问完再问
商界立法会议员林健锋批评,‘现行上市程序好复杂,时间长、门坎高,公司回复问题往往答完又要再答,即使系公开资料都要问完再问。’他建议当局进一步拆墙松绑,订立更进取的KPI。他强调‘现在不是要超英赶美、你有我有,而是要吸引内地、新兴市场企业、美国上市公司回流。’
陈浩濂回应称,证监会及港交所去年10月公布进一步上市批核流程的具体措施,让上市申请审批时间更有确定性。他说证监会及港交所会在收到申请后的不多于40个营业日,及发出最多2轮监管意见后,确认上市申请是否存在重大规管关注事项。他说现时港交所审批日数由2022年的61个营业日,下降至2024年的30个营业日;直至今年6月底的前12个月计算则下降至28个营业日。
香港国际企业上市远逊纽约伦敦,谭岳衡促订具体指标
选委界谭岳衡指出,香港国际企业上市比例仅5%至10%,远低于伦敦及美国市场,建议政府订立具体指标吸引更多海外企业。陈浩濂表示,港交所近年积极扩大认可交易所范围,并加强在东盟及中东的推广,未来将透过重点企业办公室及海外经贸办宣传香港上市优势,吸引国际公司利用本港融资平台。
陈浩濂总结,‘政府联同证监会同港交所会继续加强对外推广,宣传香港金融服务优势。港交所会探索进一步扩大认可交易所范围,简化海外发行人上市程序,更积极为发行人提供指引。’